2022年8月24日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郵儲銀行河源分行
上線領導:
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總經理 胡楚城
客服部總經理 葉常翠
銷售部業務經理 黃曉娟
郵儲銀行河源分行副行長 鐘向輝
公司金融部總經理 曾銳
三農金融部總經理 劉麗紅
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上線提綱
一、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在彰顯國企擔當,推進建設幸福和諧美麗河源的征程中,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都作出了哪些部署、取得了哪些成效?
答:黨的二十大召開在即,站在新征程,河源電信始終踐行“人民郵電為人民”的初心,服務經濟社會信息化、滿足人民信息通信需求,展現電信擔當、貢獻電信力量!
一是踐行央企社會責任,內外并舉踐行黨的群眾路線。加大資源投入做好網絡建設、積極開展提速降費,推出一系列惠民套餐推動高品質寬帶網絡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在信息安全、防范通信詐騙等民生方面,積極組織黨團員深入社區開展反詐宣傳活動,切實提高群眾的預防意識,及時降低財產損失,有效遏制電詐案件高發勢頭。
二是助力河源”智慧公安“發展建設,對重大事件、活動、抗災提供強大通信戰備保障,為客戶構建全方位信息安全保障體系。
三是積極推動數字鄉村建設。河源電信與全市近70%行政村/居委會簽訂數字鄉村合作協議,同時與村委組建數字鄉村工作組逐一上門向村民做好電信“天翼看家”視頻監控推介,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天翼看家”監控攝像頭約4萬個,并建成由6300個攝像頭組成的鄉村視頻監控網絡,惠及全市960個村/居委會。
四是構建大服務體系。用戶至上、用心服務,真正解決客戶問題、滿足客戶需求、維護客戶利益,有效提升“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服務能力。全市共有21間營業廳場所建立 “愛心翼站”服務專區,為老年人、殘疾人及快遞小哥、環衛工人等戶外勞動者群體提供休憩補給、智能技術科普等有溫度的愛心公益服務。今年累計組織開展愛心志愿服務活動15次,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志愿服務活動22期,為助力創建文明城市貢獻力量。
五是保障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高效運行。6月本市進入汛期以來,便民熱線話務量比5月上升5.52%,話務接通率達99.8%,對受理群眾咨詢、傾聽群眾建議、處理群眾訴求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彰顯央企責任擔當。
二、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單獨成章,想問一下河源電信在這些方面都推出了哪些服務舉措?
答:國家在“十四五規劃”中將“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單獨成章,提出以數字化轉型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中國電信以“智慧社區、數字鄉村”驅動智慧家庭發展,是踐行數字中國和云改數轉戰略的責任擔當和歷史使命。
(一)、“數字鄉村”主要有天翼看家、智慧鄉鎮、云廣播等服務。其中,天翼看家是電信為村委提供監控以及云回看服務的產品,主要提供視頻直播、回看以及區域告警等功能,方便村委在治安聯防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全市近70%行政村/居委會已簽訂了以視頻監控為基礎的數字鄉村合作協議,天翼看家監控累計達4萬多個,并已建成6300個攝像頭的鄉村視頻監控網絡,范圍涵蓋全市960個村及居委會,通過視頻監控系統,通過高清攝像頭可以實時看到村里的每一個主要交通路口、山林路口、公共管理區域,在疫情防控、鄉村治安聯防、農戶看家護院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數字化手段服務村委鄉村治理,服務村民人身、財產安全。
(二)、智慧社區是政府建設智慧城市最后一公里的載體,中國電信根據國家住建部《智慧城市建筑及居住區:智慧社區建設規范》,全面落實科技創新,通過融合5G、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先進技術,積極打造以人為本的智慧社區綜合管理平臺,實現社區管理中人、車、房、智能設備的可視化管理和人性化智慧服務,為社區居民生活帶來全新體驗。目前,天翼智慧社區平臺已具有政府監管、小區物業服務、居民安居三個層面的信息互聯、互通、互動能力,能更便捷、更精準、更安全的服務我們居民,將智慧生活變為現實。
1、面向小區物管,可提供智能門禁(帶測溫)、高空拋物、AI視頻監控、云廣播、車牌識別、防電動車進電梯、燃氣衛士、煙霧預警聯動等安防技術及解決方案,同時可提供具有文化傳承、人員關懷、物業公告等多種應用的管家式天翼智慧社區服務平臺。
2、面向社區居民,可提供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全屋智能和居家安防,比如智能門禁、全屋智能、燃氣感、煙感、水浸等感知設備的聯動功能,可實現業主、物管在最快時間得到預警信息,有效預防安全事件和次生災害的發生。
3、面向基層社區,提升基層社區的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智慧社區具有在黨建建設、陽光事務、電子政務、人文關懷,疫情防控、一鍵信息發布、公安一標三實等智能服務能力,具有政務數據接口,可匯聚轄區內智慧社區數據,實現可視化大屏應用和智慧綜合治理。
三、中國電信河源分公司作為我市通訊行業的領軍企業,之前我們有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間,為老百姓做了很多實事,為疫情防控做了很多努力,請為我們的聽眾朋友介紹一下?
答: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河源電信在疫情開始之初,就建立了專業的信息化保障團隊,重點保障黨政軍政務云、 警務云、視頻會議、應急指揮系統和涉疫平臺12320、12345、粵康碼的穩定運行;積極應對健康碼、核酸檢測查詢流量突增及信息安全問題,解決醫療系統快速上云和在線擴容難題;高效支撐重點醫院、疾控中心、隔離點、核酸檢測現場等重要區域的應急通信和應急調度需求。如快速完成省衛生健康委布置加急5G網絡建設保障工作任務,全省第一個完成19個環粵省際卡口補點建設工作任務,加班加點快速圓滿完成86條數字化接種門診政務外網和系統開。
疫情暴發以來,累計發送疫情防控短信137輪次2256萬條,涉及企業復工、疫情流調防護等防疫提醒短信。
疫情期間,提供線上學習途徑,及時做好“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支撐工作,聯合河源市教育局開展 “電視課堂”, 河源電信搭建的河源市教育信息化云平臺同步市教育局“電視課堂”為廣大師生提供點播、下載,在疫情中直播課堂同時開課,同時成功打通河源電視臺與電信IPTV之間通道,電信電視可收看河源本地臺和“電視課堂” “粵課堂”在線教學節目。
郵儲銀行河源分行上線提綱
今年以來,郵儲銀行河源市分行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在統籌疫情防控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上出臺了多項切實舉措?
一、積極落實普惠小微等各項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政策,堅持“增量擴面、提質降本”,加強精細化管理,深耕小微金融市場,助力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進一步推進小微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
(一)積極推動融資模式創新。一是大力推動線上融資普惠新產品——小微易貸,客戶只需通過手機銀行“小微易貸”測算功能,選擇稅務融資模式、發票融資模式、綜合貢獻融資模式,10分鐘即可知預授信額度,客戶滿意后可直接通過企業網銀、手機銀行發起申請與還款,全流程線上作業,從受理到放款2天內可以實現,高效解決了企業的融資問題。本年發放線上小微易貸產品金額12248萬元,當前小微易貸結余合計15302.8萬元,結余對比年初新增57筆,新增金額6727萬元。二是郵儲銀行堅持服務“三農”的戰略定位,全力支持國家鄉村振興和普惠金融發展戰略,重點圍繞普通農戶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通過整村推進,運用科技手段,全面開展信用戶、信用村信息采集和主動評級授信,實現線上信息采集、系統自動評分評級等功能,擴大農村信用體系建設覆蓋面。向信用戶提供“線上信用戶貸款”、“E捷貸”等信貸服務,實現“一次核定、隨用隨貸、余額控制、循環支用、動態調整”。通過建立健全農村信用體系,紓解農戶“貸款難”、銀行“難貸款”問題。
(二)、加大經營性貸款投放力度。今年上半年小額放款11億元,公司貸款發放4.6億元,小企業貸款放款4.1億萬元。
(三)、降低融資成本助推解決“融資貴”問題。小額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4.8%,對比年初下降0.27%。公司貸款年化利率下降了42個BP,小企業貸款平均年化利率下降了13BP。對符合優惠利率條件的“極速貸”客戶貸款利率調整至人行同期同檔次基準利率水平。2022年1-6月新發放涉農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38%,對比2021年貸款加權平均利率下降0.38%個百分點。
(四)、積極實行減費讓利,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不對小型微型企業貸款收取承諾費、資金管理費,嚴格限制對小型微型企業收取財務顧問費、咨詢費等費用,不收取信貸資金受托支付劃撥費。對于已劃撥但企業暫未使用的信貸資金,不得收取資金管理費。對于小微企業信貸融資,不得在貸款合同中約定提前還款或延遲用款違約金,取消法人賬戶透支承諾費和信貸資信證明費。
二、在鄉村振興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保持金融幫扶政策總體穩定。積極與地方政府溝通,了解當地脫貧人口小額信貸財政貼息和風險補償政策。在符合政策、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積極利用脫貧人口小額信貸產品,滿足建檔立卡脫貧人口和邊緣易致貧戶貸款需求,支持其發展生產。2020年我行投放扶貧貸款1654.5萬元。
二是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履行大行責任擔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支持疫情防控和相關行業企業的財稅金融政策,監管部門出臺一系列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決策部署,我行積極響應,成立了抗疫企業信貸服務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對支持抗疫企業信貸服務工作提出相關要求,進一步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2年7月末,我行累計發放抗疫貸款30筆2.16億元。
三是積極開展“銀政”合作。自2020年1月以來,我行與河源市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管理委員會合作,開展“銀政”合作--“政府增信”貸款業務,著力解決示范區轄內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以及專業大戶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難、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助力鄉村振興戰略。截止2022年7月末,我行累計發放燈塔盆地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政府增信”貸款19筆,合計3818萬元。
四是積極履行普惠金融服務,加大對重點涉農公司金融支持。積極與廣東省農業信貸擔保有限責任公司合作,加大涉農貸款投放,并不斷優化流程,使客戶融資成本、服務效率及體驗都得到提高,有效促進鄉村涉農信貸的發展。截止2022年7月末,我行累計發放省農擔貸款9864萬元。
五是開展農村信用體系建設,開辦純信用線上信用戶貸款。運用金融科技手段創新線上信貸產品和服務方式。針對糧油在種植,加工方面推動線上純信用產業鏈貸款。截止8月中旬,我行完成1300個信用村建設,完成了22679個農戶信息采集。對306個信用村開展了整村授信工作,發放365筆2200萬元農戶線上信用戶貸款。截止2022年7月末,我行極速貸信用貸款累計發放14305筆,合計191531.4萬元。
六是加大創業擔保貸款發展力度。我行轄內一級機構積極與當地人社部門合作,對有勞動能力和創業愿望的創業就業人員進行重點扶持,再就業貸款單筆最高30萬元、期限為3年期。至2022年7月末,我行創業擔保貸款累計發放1759筆,發放金額20119.5萬元,貸款結余232筆3917.4萬元。